恩典團契錫安之家短宣報告 陳怡如 2015/12/05
一、 前言
去年是錫安之家在清邁成立十週年,信友通訊2014年12月號那期有詳細報導。恩典團契很多人長期為錫安之家禱告,都希望親臨此地看看執中主任及院童。錫安之家占地18萊,有7棟房舍(5棟學童宿舍、1棟客房、1棟餐廳廚房教堂辦公室) 、4個涼亭,目前院童34位、同工5位、廚師1位。錫安之家在執中主任的經營下已十年有成,依我們看來可分三方面來談:
(一) 、給孩童一個溫暖的家及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
以「家」的觀念來管理院童是個很棒的構想,這是家人的關係,有倪爸、倪媽、兄弟姊妹,5棟學童宿舍各有一位家長照顧。孩子們感受到愛,他們很快樂。所有的家事(掃地、擦地、為植物澆水、洗碗、擦桌椅等) 大家分攤,孩子們自動自發地做、井然有序。他們規律的作息、飯前洗手喝水、飯後收碗叉、洗碗、擦桌椅;這些在愛中建立的良好生活習慣會使他們一生受益。
(二) 、建立信仰生活
早上是以背經開始,飯前背一段經文、謝飯及禱告。餐廳天花板橫樑書寫下列6處經文,揭褚這個家的經營理念:
*箴9:10 「敬畏耶和華、是智慧的開端.認識至聖者、便是聰明。」
*太4:4 「耶穌卻回答說、經上記著說、"人活著、不是單靠食物、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"」
*太19:14 「耶穌說、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、不要禁止他們.因為在天國的、正是這樣的人」
*太21:22 「你們禱告、無論求甚麼、只要信、就必得著。」
*約13:34 「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、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.我怎樣愛你們、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」
*羅12:9-10 「愛人不可虛假、惡要厭惡、善要親近。愛弟兄、要彼此親熱.恭敬人、要彼此推讓。」
小朋友們上學前由高伊傳道帶領他們禱告。每週三有禱告會、主日上午有主日崇拜。希望基督信仰深刻在他們心中、一生都不偏離。
(三) 、奠定課業基礎
小朋友們集中作功課,確保每個人都把功課做完。如果有不懂的,大的可以教小的。晚上9點關上網路、早上6點打開,以免小朋友迷上網路不睡覺。小朋友們要好好學習,功課跟得上,才能受好的教育。現在阿Y和阿才上了大學,希望將來有更多孩子上大學。
二、在錫安之家的活動
(一) 、在
小朋友們從晚餐的時候就很興奮,特別是女生。他們已經練習了一段時間,女生化了裝又穿上特別的衣服,看起來有些不一樣。他們不論唱歌或跳舞都很賣力,因為
(二) 、在
錫安之家的主日崇拜跟台北信友堂一樣,有要等候主、使徒信經、主禱文、三一頌、祝禱。我們獻詩「耶和華祝福滿滿」,看到主的恩典充滿在錫安之家,我們要讚美主。
有三位作見証:李學志弟兄分享他的一生是充滿恩典的人生,在武器製造廠發生爆炸時蒙主保守,鼓勵小朋友要信靠主。
陳鴻基主席分享神的創造,創世記1:6-7「神說、諸水之間要有空氣、將水分為上下。神就造出空氣、將空氣以下的水、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.事就這樣成了」,空氣是傳遞電波的介質,他所研究的通訊電波都是在這個氣層中運作。挪亞的方舟長寬高為10:1.6:1正是潛水艇的長寬高比,我們在驚嘆神的創造和智慧之下,要來認識祂、跟隨祂。
蔣次寧姊妹見証她在工作上以服務人群為志業,如台灣省地方自治法規修訂、鄉鎮調解條例修訂、建立內政部有關法規、司法改革等。在主恩典的幫助下,她主編大法官釋憲史料檔案及法院的故事等給後人留下參考文獻。次寧勉勵小朋友好好讀書,將來貢獻社會;信主的人必蒙主看顧引導。
高伊傳道以吉他作為主崇的音樂,並在主崇作祝禱,她在錫安之家有10年了,被培養成傳道人。希望錫安之家培養出更多傳道人。
(三) 、和Moo Henry宣教師座談(12/6)
滿腔宣教熱忱的Moo Henry宣教師首先介紹泰國分成中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南部。早期西方宣教師先到中部曼谷附近,但事工成效不大,南部是穆斯林區,他所要強調的是北部和東北部。這地區的居民是由中國雲、貴、廣西的少數民族遷徙而來,這些少數民族信主的比較多,尤其是苗族。他認為亞洲人占全球人口60%,其中大部分是華人,而泰國北部和東北部也是廣義的華人,所以信友堂應該差派宣教師來此。
他說要去海外宣教從想去(desire) 、了解狀況(get the facts) 、禱告(pray) 、接觸及交通(contact and communicate) 、到組織與合作(organize and co-operate) ,一步一步來不必懼怕。有些單張或小冊子是泰文、你可以發送,即使你不會說泰語也不必退 縮。他沒有吃午餐就迫不及待分享此地的需要,又解釋了有關靈恩派和神醫的提問, 他的宣教熱情使我們深受感動。
(四) 、在
錫安之家的禱告會本來是禮拜三,為配合我們的行程改為禮拜二,小朋友在詩歌敬拜之後提出他們的感恩事項及代禱事項,禱告之後有三位作見証:陳怡如姊妹分享她小時候在沒有教堂的鄉下,蒙主帶領來到台北讀書及信主,信主之後人生有了方向,她在辦公室成立團契傳福音。當她問小朋友有沒有信耶穌,大部分的人都舉手,感謝主。
杜敏世姊妹在台北和高雄各有一個護理之家,她以最好的服務水準服事這些年長者,她勉勵小朋友好好讀書,護理工作可以照顧人從出生到老去,如果喜歡,歡迎加入。
王思粵分享他在美讀書因病而有人傳福音給他,受洗之後病得醫治。後來蒙召讀華神,畢業後在宣道會服事,後因眼疾而辭去服事,蒙主引領到信友堂。人生有很多艱難,只要有主就可安然度過。
(五)、在
齊學義弟兄在主日崇拜作見証,他在求學和工作上蒙主賜福,主賜予美滿家庭,現在一家四代:爸媽、兒子、孫子都信主。他勉勵小朋友好好讀書。
(六)、陪小朋友作功課
小朋友們集體作功課,大孩子在樓上、寫好數學英文等功課,鴻基、學義和思粵幫忙檢查,然後他們有中文功課,寫完再幫忙看一看。
三、參訪活動
(一) 、大谷地華人教會
大谷地是泰北的難民村之一,村中的居民百分之九十是華人。由於距離緬甸邊境僅
此地區人口約2 萬人,基督徒約400 人;本地氣候終年炎熱且乾旱期長,種植受限,不易自給自足,加上工作機會少,生活普遍困難。
1. 主恩之家
這裡有一個學生寄宿的地方叫「主恩之家」,有二、三十位學生寄宿;家長在外地工作、把孩子寄放在此,有牧師及師母照顧,家長比較放心。李牧師表示對於貧苦的學生就不收費。
2. 恩惠中學
早期在泰北難民村的孤軍及其後裔們都有一個想法「未來要有希望,教育一定不能忽略」,因此,只要一落腳,總會設法開辦起中文學校教育下一代。但在1984 年,泰國與中國建交後下令禁止教中文,因為難民村有許多教科書是台灣國立編譯館編印的,擔心裡面有反共的言詞。但為了傳承中華文化,村民仍將中文學校以類似「補習」的方式繼續進行,學生在上課時間到泰文學校讀書,其他時間再到中文學校學中文。李牧師進入大谷地村開始事奉,就發現難民兒童的求學需要及問題,於2003 年5 月開辦了恩惠中小學,學生人數從75 人,逐年增加,至今超過9 百多人。
3. 新教堂
1997 年李牧師與師母一起同心在大谷地教會服事,會友人數不斷增加,雖有四百多會友,但因經濟因素,很難自己興建禮拜堂。在村內另有一間外國宣教士所建立的教會,擁有一間可容納二百多人的教堂,但因文化差異,很難帶領當地的居民信主。1998 年宣教士主動向李牧師提出二間教會合併,於當年底二間教會即合併在一起聚會了。現在他們正在興建一座三層樓的教堂,地坪約300 多坪,估計明年5 月完工。我們到教堂屋頂為建堂禱告,求主供應、並帶領更多人信主。
(二) 、訪問 FAL(Found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)(12/8)
根據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會的調查,全球約有6837多個語言族群,但是到2011 年為止,擁有全本聖經的語族約471 個,擁有新約聖經的語族約1223個,擁有部分聖經書卷的語族約1002 個,目前仍然在進行聖經翻譯的語族約1476 個,還需要母語聖經的語族約2040 個,人數多達三億四千萬人。
邱師母建議我們如何關懷宣教師:1) 為他們忠心禱告、2) 不要苛求宣教師短期內有成效、3) 接待他們在某處休息以便恢復體力。我們購買一些少數民族的產品支持他們。
(三) 、訪問泰北伯特利聖道學院(12/9)
1960 年由計志文牧師在曼谷設立「曼谷伯特利聖道學院」,1984 年因受到泰國政府禁止學習中文的政策影響,而將學院搬到泰北美賽市,開始「美賽伯特利聖道學院」。1997 年華僑董學林長老奉獻二百萬泰銖,在美賽市郊滿忠村購買現址13.5 萊土地,因院董(泰國華僑)及中國佈道會美國總會支持,校地擴充為18.5 萊,並興建5 棟校舍,2002 年開始「美賽滿忠伯特利聖道學院」。
國外參與伯特利聖道學院的夥伴很多,包括華訓、香港仔浸信會、台北信義會信義堂、神州華傳、台灣浸信會神學院、台北會幕堂、基督教國際關懷協會,曼谷浸信會神學院、美國基督之家第一家等。學院內設有華文部及泰文部,歷年畢業生近500 位。學院早期因受到種種限制只能開設「文憑班」課程。近年來學生程度不斷提高,2009 年與台灣浸神合作設立華文部四年制「學士班」,聯名頒發神學學士學位。
(四) 、戒毒村(12/9)
1983 年,因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組團「送炭到泰北」,總幹事林治平教授邀請香港晨曦會派員一同前往關懷。創辦人陳保羅牧師差派劉民和牧師和一位香港同工隨團前往。劉民和牧師看到當地盡是吸毒的人,甚至一家三代在同一個屋簷下全部躺著吸毒,激起他向泰北人傳福音的負擔。1984 年1 月由香港先後差派許耀光、曾昭平老師前往泰北晨曦會負責,並將泰北美章縣原有「滿老胡戒毒所」更名為「滿樂福戒毒所」,意義為神的福樂注滿此村。1991 年由台灣負責支援。泰北晨曦會為了能在當地長久進行戒毒工作,經劉純義律師的幫助下,於1997 年在曼谷立案,正式成立合法基金會。至目前泰國有工作據點:曼谷辦公室、滿樂福戒毒村、滿星疊戒毒村、姊妹之家、撒母耳兒童之家、門徒訓練中心、晨曦農場。
四、 其他
(一) 、金三角(12/9)
金三角是緬甸、寮國、泰國交界地區,總面積約 15-20 萬平方公里。此處交通閉塞、疊嶂層巒,泰國政府在這三國交界點豎立一座「Golden Triangle(金三角)」的牌坊,故這一帶被稱為金三角。站在牌坊邊可看到湄公河右邊是寮國,寫著「經濟特區歡迎你」,中間是緬甸,有船航行在河上。
(二) 、鴉片博物館(12/9)
鴉片博物館主要展示罌粟花的栽培、買賣鴉片的單位、稱重的法碼及毒品的商標,早期吸食鴉片的用具、還有金三角地區有關毒品的歷史故事。二樓介紹長頸族、魚船、魚網。館內不算大,但資訊很豐富。可惜沒有警告吸食鴉片的後果。
(三) 、美斯樂泰北義民文史紀念館(12/9)
泰北美斯樂是當初國共內戰之後,國民黨所遺留在泰北的孤軍後裔。泰北義民文史館在2004年成立,文史館外右方的落成紀念碑,述及泰北美斯樂的歷史,文史館外左方的懷恩亭內有龔承業(中華救助總會泰北工作團團長)銅像。泰北義民文史館內共分為英烈紀念館、戰史陳列館、愛心陳列館。
國共內戰,國民政府軍節節敗退,年底雲南省主席盧漢變節,國民黨敗退緬甸境內,當時緬甸政府視孤軍為境內威脅,多次調動軍隊攻擊,盼將其逼退,但結果均為孤軍所敗。於是緬甸改走政治路線,1953 年在蘇聯、中共支持下,向聯合國提出控告,指中華民國侵略緬甸領土。聯合國因而做出要求李彌部隊撤軍的決議。李彌將軍接獲來自臺灣的密令,只要撤退一部分軍隊應付聯合國,精銳部隊則須留下,做為邊境反攻基地。自1953 年起,緬、泰等地的軍隊、眷屬陸續撤回臺灣中壢龍岡及南投清境地區,李彌宣布解散「雲南反共救國軍」,蔣中正在美國壓力下將李彌調回臺灣。
1954年政府派柳元麟將軍赴邊境重編部隊為「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」,後分為五個軍。泰國當時有共產黨在境內為亂,北方山區有華人孤軍駐守,無形中防止泰共勢力擴張。因此,在泰國軍方許可下,三軍李文煥將軍選擇唐窩,五軍段希文將軍選擇了美斯樂為基地。為了在異地生存,孤軍一次次協助泰國政府剿平境內匪亂,最重要的,在1981 年的考柯、考牙戰役中,孤軍在當時總指揮官陳茂修的帶領下,以簡陋的配備,將泰國軍方屢攻不下的泰國共產黨根據地徹底消滅,保障了泰國政治、社會的安定。當時泰皇赴醫院探視戰役中受傷的重殘官兵時,才驚訝的發現這些有功於國家的傷兵竟然是來自中國的孤軍,泰皇震驚之餘,下令軍方與相關單位協助處理這批孤軍的國籍問題,泰國政府給予孤軍泰籍,允許孤軍在泰北邊界建立村落,駐守邊防。可以說,孤軍先輩靠自己的力量,用自己的鮮血,為後代子孫取得在泰國的合法居留權。段希文將軍帶領泰北孤軍來到美斯樂開疆闢土,將原本一毛不拔的美斯樂開闢成如今的模樣。段將軍在美斯樂創辦了美斯樂興華小學,教授孤軍後裔中文。
(四) 、塔佩門夜市和泰皇生日慶祝會(12/6)
塔佩門夜市週日晚上開張,人山人海,最特別的是路邊有一整排按摩的攤位,和路中間有為人晝像的攤位。『泰皇蒲美蓬·阿杜德生日』,簡稱『泰皇生日』是泰國非常重要的節日,每年12 月5 日於泰國各地舉辦歡慶活動。泰皇蒲美蓬·阿杜德在
團員名單
領隊:陳鴻基&陳淑娟
隊員:汲宇荷、李學志&鄭宜家、溫文欽&蔣次寧、林英哲&陳怡如、